技術人員進行三維與街景制作。
翻開長沙縣的歷史卷冊,有無數永載史冊的仁人志士從這里走出:楊開慧、黃興、柳直荀、許光達、徐特立……如今,這些杰出人物的故居留存下來,又為后人留下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如何讓這些人文遺產在地圖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如何讓沒能親身前去的更多人足不出戶但卻能身臨其境,是湖南省第一測繪院研發中心長久以來致力解決解決的問題。
數字長沙縣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中,研發中心技術人員完成長沙縣城區范圍內傾斜航空攝影測量。正在制作覆蓋規劃建設區的城市地形、建筑物等三維模型,建模范圍156平方公里,其中精細模型50平方公里。對縣域內楊開慧故居、黃興故居、柳直荀故居、許光達故居、徐特立故居、陶公廟等自然人文景觀,采集影像數據,生成傾斜攝影三維成果,并利用修補模型、制精細建模等手段,制作了約20間室內模型。
“這將成為全省唯一的三維模型數據全覆蓋數字縣域,對我省采用傾斜航空攝影方式制作區域三維模型,完善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數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湖南省第一測繪院技術員曾慶興高采烈地說道。
然而,項目組同事們對于技術的探索卻并沒有止步于三維模型的建立。對于如規劃、旅游等特定行業的用戶來說,能夠站在地面以正常人的視角來觀察視野內的建筑物,將實景融合在三維模型中,是單純基于航空傾斜攝影技術自動生成三維模型無法達到的最佳效果。
長沙縣街景采集。
為了實現三維與街景相融合,研發中心技術人員想盡“奇招”采集街景數據:如出動移動測量車、將SSW移動掃描系統搭載在三輪摩托車上、采用背包式全景單兵采集設備等方式。經過多種努力,數字長沙縣城市街景數據涵蓋長沙縣城區的主、次干道與全縣域內省道、國道、高速公路等。掃描總里程1000余公里, 可水平360°旋轉觀測角度觀察。外業數據采集間隔為5至10米,單個相機像素3635萬,全景影像拼接后分辨率7200萬像素,最大幀頻率2FPS。
把長沙縣傾斜三維模型與中心城區主次干道街景等多源數據融合起來,獲取了多視角影像,增強了閱讀性和娛樂性,搭建了一個“從天到地”的影像城市,彌補了單獨通過航空傾斜接近地面信息表達不完整的問題。這成為了長沙縣對外展示的新窗口,為國內外友人了解長沙縣提供了一個更為便捷的平臺。
三維與街景展示平臺除了具備一般街景地圖中常用功能外,還根據需求研發了一系列特色功能,例如演示、標注、查詢、拍照、分享、漫游等功能。“以前的街景地圖中,我們從地圖上知道周圍有一個建筑或者公園,卻不明確是什么名稱。現在利用標注功能顯示地名后,點擊興趣點可以立刻看到公園、商場等地方的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媒體注解信息。”數字長沙縣數據獲取及處理總工程師陳懷文解釋道,“今后在地圖上就可以對商場、公園、開發區、旅游景點等進行宣傳了”。
下一階段,這些數據將與天地圖·湖南進行有效對接,不久的將來,通過應用軟件就可以在手機上瀏覽。